黨代表陳仲朝,是這份“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的提案”的主要牽頭人。
怎么會關注到這個話題?“寧波民間資本雄厚,但進入社會事業領域的步伐很緩慢。”陳仲朝說。
有一個數字很明顯,去年,進入科教文衛、居民服務和社會福利業等社會事業領域的民間資本,占全市社會事業投資的比重僅為17%。
以養老和醫療為例,目前寧波共有養老機構220家,其中24家由市、縣(市區)兩級政府舉辦,127家由街道鄉鎮舉辦,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機構僅35家。2010年底,全市有各類民營醫療機構1088家,其中醫院47家,不到全市醫院總數的三成。
未來:市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
陳仲朝認為,在確保基本醫療和基礎教育服務的基礎上,可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,進入高端的醫療、教育、養老、文化等領域。
在保證基本醫療和基礎教育服務的基礎上,鼓勵民間資本為市民提供個性化的高端服務,讓市民有更多的選擇。
比如高端培訓、高端保健醫療等方面,可以鼓勵民營資本進入;至于基礎的醫療、教育等服務,可以由政府提供。這么一來,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,為市民提供個性化服務。
途徑:最大限度地開放社會事業領域
怎么實現?“對于社會事業領域,許多人往往只認可和接受,由政府買單、公共受益的模式;對民間資本投入這個領域的認識,還不到位。”陳仲朝說,首先,就是要營造全社會支持民間資本投資社會事業的良好氛圍。
另外,要加快體制機制建設;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
目前,各項社會事業領域總體還處于國有資本壟斷經營的狀況,民營企業想進行大規模投資,仍受到市場準入等嚴格限制,導致民間參與度低。
另外,社會事業建設項目,大都存在建設周期和投資回報期較長的問題,這也降低了民間資本主動參與的意愿。
建議最大限度地開放社會事業領域,建立投資補償回報機制。(來源:網易新聞網)